大魏宮廷

賤宗首席弟子

歷史軍事

生作大魏皇子,願當盛世閑王。誌在偎紅倚翠犬馬聲色,胸懷家國百姓社稷安危。若兄賢,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60章:抵達華陰

大魏宮廷 by 賤宗首席弟子

2018-8-23 10:47


以下正文
經過了兩日的航程,趙弘潤那擁有十艘運輸船的船隊,在三川郡西部的『華陰』壹帶靠岸,冉滕千人隊與項離千人隊,約兩千兩百余名精銳商水軍士卒下了船,並且在船只上運載的輜重、糧草搬到岸上。
上了岸後,祿巴隆指著南邊對趙弘潤以及臨洮君魏忌說道:“在南邊大概五六裏的地方,有壹座廢置的土城,簡單整理壹下,應該是個不錯的駐軍地。”
趙弘潤聞言點了點頭。
片刻後,趙弘潤與兩千余名商水軍士卒,攜帶著壹車車的輜重、糧草,向南前進,而那支船隊,則返程前往祥符港。
不得不說,三川郡乍壹看是非常荒涼的,因為這裏的草原,並不是那種壹望無垠的草地,有的地方遍地都是坑坑窪窪的水坑,再加上雜草叢生,說實話並沒有想象的那樣美好。
但是臨洮君魏忌卻有些激動,畢竟這片土地,是數百年他們隴西魏氏的同宗兄弟隴中趙氏與隴右趙氏走過的地方,這兩支趙氏族人先祖在離開隴西後,經過了艱難的跋涉,穿過了遼闊的三川郡,最終到達了中原。
盡管臨洮君魏忌出身臨洮魏氏,但這絲毫不妨礙他敬佩隴中趙氏與隴右趙氏。
“妳怎麽了,魏忌大人?”
趙弘潤有些吃驚地問道,因為他發現魏忌的身子似乎是在顫抖。
他起初以為魏忌的不適是因為不習慣坐船,導致有些暈船,可壹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魏忌居然是在感慨趙氏壹族的堅韌不拔。
『……』
看著魏忌激動的樣子,趙弘潤張了張嘴,表情古怪地欲言又止,但最終啥也沒說什麽。
因為他逐漸已發現,臨洮君魏忌的性格其實有些內向憂郁的,並且還是壹個很感性的人。
說白了,就是多愁善感。
這個性格,導致臨洮君魏忌在針對某些事做出決定時,壹般都是遵照內心,而不是註重利益。
當然,也不是說臨洮君魏忌就真的無欲無求,只是他想要的東西與壹般人想要的不同,相比較物欲,魏忌追尋的應該是某種情懷。[棉花糖小說網www.Mianhuatang.cc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壹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比如說,將隴西這個祖宗留下來的基業從秦人手中奪回來,好使他在死後,有顏面對隴西魏氏的列祖列宗。
這類人,壹般內心都很強大而且糾結,所以趙弘潤很明智地借故遠離了壹些,免得打擾到這位內心感情豐富的臨洮君大人對先人的緬懷。
五六裏的路程,其實放在別的地方,其實最多也就是半個多時辰,但是在三川郡這片土地上,這點時間遠遠不夠,這不,趙弘潤這壹隊人馬踩著潮濕泥濘的草地,艱難地走了大概壹個多時辰,這才看到那座祿巴隆口中的古城廢墟。
騎馬走近了觀瞧,趙弘潤目測那座古城廢墟的遺址,發現這座古城真的很小,而且異常的破舊。
盡管這座古城的外圍造有壹圈城墻,但那僅僅只是壹人多高的土墻,而且多處坍塌,簡直就是千瘡百孔,這讓看慣了石砌城墻的趙弘潤非常失望。
不過趙弘潤可以理解,畢竟這裏是三川郡的西部,並且保留的是數百年前的魏國廢城,可以說,當時的趙氏先祖,仍舊在采用堆土做墻的方式。
但是只要繼續往東,朝著三川郡的東部前進,就不難發現,沿途可能仍然保留著的魏國古城,那是壹座比壹座有規模,壹直到雒地,終於出現了石砌城墻。
因此可以說,這片三川郡,仍保留著當年趙氏先祖的發展經過,壹點壹點地靠近中原文化。
倘若趙氏中也有壹位像臨洮君魏忌這樣感性的人,從隴西徒步走到如今的魏國,或許他會被感動地無以復加,因為這條路,是他們趙氏先祖走過的路,是姬姓趙氏壹族逐漸開始興旺的荊棘之路。
然而,趙弘潤可沒有這種感性。
“冉滕、項離,叫士卒們在這座古城駐紮下來,妳們二人負責指揮。”
趙弘潤喚來冉滕與項離兩名千人將,對他們吩咐道。
“是!”冉滕與項離抱拳領命,隨即退下指揮駐紮事宜去了。
他倆要負責的事務很多,比如說搭建兵帳、部署城防等等。
這裏所說的部署城防,可不是依賴眼前這座古城那幾乎壹推就倒的土墻,這種玩意在攻城戰中純屬擺設,而冉滕與項離要做的,就是加固、修繕這些土墻,並且將壹架架用船只運來的連弩部署上去這才是最大的仰仗。
事實上,城內是存在有房屋建築的,只不過腐朽地很厲害,縱觀整座古城,幾乎找不到壹座完整的,到處都是殘墻斷壁。
全部推倒清理是不現實的,因為商水軍士卒們沒有那麽多的工夫與精力,因此,他們在那些殘墻斷壁的基礎上搭建帳篷,充分利用尚且堅固的房屋墻壁,雖說因此搭建起來的帳篷千奇百怪,但總算是趕在當日黃昏前搭建好了行軍帳篷,不至於讓兩千兩百多名士卒夜宿荒野。
畢竟眼下已至初冬,天氣早已逐漸變冷,而三川郡壹帶地勢平坦,空氣潮濕,因此寒風尤其厲害,若是在這裏吹上壹宿的冷風,哪怕是身體再強壯的戰士,恐怕也吃不消。
在士卒們忙碌的時候,宗衛們已經在古城中央最先搭建的帥帳前點起了篝火。
不得不說,在三川郡境內,生壹堆篝火是比較困難的事,因為這壹帶幾乎沒有什麽森林,最多就是壹些矮樹,枝幹又細又潮,若是沒有經驗的人,恐怕連壹堆篝火都生不起來。
好在這裏有祿巴隆以及其部落的戰士,這些可都是土生土長的三川人,尋找合適的柴薪點燃篝火,對於他們而言簡直就是輕車熟路。
在祿巴隆的指導下,商水軍士卒們很快地生起了壹堆堆的篝火,隨後,祿巴隆便帶領大概三四百名商水軍士卒,四處尋找水源。
是的,尋找水源。
別看三川草原上到處是坑坑窪窪的水坑,仿佛水源十分充足的樣子,可實際上,這片草地上的水,至少有壹半以上是不能食用的。
因為那是不流動的死水,甚至於,有些水塘裏還能撈起壹些動物的屍骨,汙染了原本可食用的水塘。
而祿巴隆帶領商水軍士卒去尋找的,是那種流動的溪流,哪怕有些溪流看起來很小,僅僅只有壹個手掌寬、兩個指節淺,哪怕有些溪流在流入某個小水塘後,看似有些渾濁,但實際上,這些卻是可食用的。
不過這壹些經驗,除非是多年居住在三川草原上的羯族人、羱族人、羝族人,否則,壹般人是很難分辨這壹帶的水源能否可以飲用。
當然了,這裏所說的是否可以飲用,並不是說某些水源有毒,確切地說,應該是存在病菌,甚至是疫菌,會讓誤飲的人發熱生病,嘔吐腹瀉,然後過不了幾日便壹命嗚呼。
在祿巴隆負責去尋找可飲用水源的時候,臨洮君魏忌已經參觀了整座古城,回來後告訴趙弘潤,這座古城,曾經可能存在著壹個古縣。
對此,趙弘潤壹笑置之。
大概半個多時辰後,祿巴隆便回來了,同行的商水軍士卒們,分別拎著裝滿了水的木桶,在用紗布簡單過濾後,便將木桶架在篝火上煮沸。
這也是三川人總結出來的經驗:三川草地上的水,哪怕是可飲用的水,也必須煮沸才可飲用。
而在等待燒水煮飯的時候,宗衛長衛驕適時地將三川壹帶的地圖拿了出來,鋪在地上,趙弘潤、臨洮君魏忌、祿巴隆等人圍坐在地上,分析當前的境況,並且對之後幾日的行程做出規劃。
“……我們如今在這裏(華陰),已經非常接近秦嶺,因此在船上時,我建議殿下在這壹帶靠岸,再靠近的話,會很危險。……另外,如果我沒有弄錯的話,目前秦國的軍隊,要麽是在我們西面大概百余裏的位置,要麽就是在我們的西南方向。”指著地圖上的位置,祿巴隆向趙弘潤與臨洮君魏忌介紹道。
趙弘潤聞言點了點頭,他自然明白祿巴隆為何對秦國軍隊的位置提出兩個假設,因為這要看秦軍對羯族人的應對倘若秦國軍隊決定先拔除羯族部落的威脅,那麽,他們就會對位於西南方向的羯族部落進兵;反過來說,倘若秦軍的主要戰略是迅速搶占三川郡的土地,那麽他們或許會忽略羯族部落的威脅。
“應該在西南方向。”臨洮君魏忌在略微思忖後,沈聲說道:“憑我對秦軍的了解,秦軍不會坐視羯族部落的存在,倘若那些羯族部落果真如肅王殿下所言的那般強大,那麽,秦國的軍隊就更加會率先攻擊羯族部落。”
趙弘潤聞言點了點頭,他也希望如此,要不然的話,他們就只能向東撤離了,畢竟單憑區區兩千余名商水軍士卒,根本無力與秦軍抗衡。
想了想,趙弘潤轉頭對祿巴隆說道:“祿巴隆,本王需要妳部落的戰士迅速與西南的羯族部落取得聯系,若是他們準備對秦國軍隊做出反擊,本王希望到時候能在遠處觀望,看看秦軍的實力。”
聽聞此言,祿巴隆笑著說道:“肅王殿下放心,剛才去找水的時候,我就已經派出戰士帶著我川雒聯盟的信物去與羯族人接觸了,相信最遲明日傍晚,我部落的戰士就會帶回來消息。……另外,我也派了人去打探秦國軍隊的位置。”
“很好。”趙弘潤滿意地點了點頭。
果不其然,次日傍晚,綸氏部落的戰士便帶回來西南方向那支羯族部落的回覆,稱他們又聚攏了數萬奴隸,準備在兩日後與秦軍交戰。
聽說此事,趙弘潤僅帶著臨洮君魏忌、祿巴隆以及幾名宗衛,連夜騎馬前往西南,準備親臨戰場,旁觀羯族部落與秦國軍隊的戰爭。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