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豹的判斷,相當的準。
求書網www.qiushu.Cc 若是他這壹番判斷被趙弘潤聽到,後者絕不會相信這話出自壹名入伍僅五個月的新兵的口。
『碭山軍……成臯軍……』
在氈帳內,趙弘潤死死望著泥盤中那兩枚分別代表著碭山軍與成臯軍的黑色棋子的位置。
其實他猜想地到,這兩支軍隊,絕對已經不在泥盤中所標註的位置了,可問題就在於,由於失去了與外界的聯系,趙弘潤無從判斷這兩支軍隊的真正去向。
他只能從他們事先商量好戰略方針,來判斷那兩支軍隊的動向。
是的,在這兩支軍隊離開雒城之前,趙弘潤曾分別與司馬安與朱亥兩位大將軍商議過,並且給這兩位大將軍安排了相應的任務。
對於司馬安,趙弘潤命他率軍迂回襲擊羯角部落的部落營地,並進攻沿途所遇到的、協助羯角部落的三川部落。
盡管趙弘潤當時說得很隱晦,但司馬安顯然能夠領會其中的意思,並且,對這位肅王殿下所作出的決定深感贊同。
正所謂『亂世當用重典、重癥需下猛藥』,謂之曰『惡治』!
『註:重癥需下猛藥,這句話用在這裏是類似“以毒攻毒”、“死馬當做活馬醫”的意思。』
而如今的三川,尤其是羯族人,他們對魏人已無絲毫敬重、畏懼之意,占據著主人的院堂,居然還要對主人拳腳相向,對於這種惡鄰,過於客氣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不將妳放在眼裏。
最好的辦法,就是主人召出家奴院丁,狠狠教訓他們壹次。
而司馬安以及他麾下的碭山軍,絕對會是讓羯族人重新對魏國心生敬畏的最佳人選。
至於朱亥與他麾下的成臯軍,趙弘潤倒沒有給他安排什麽任務,畢竟當時他就預測到,羯族人勢必會用騎兵切斷兩軍與雒城的聯系,因此,與其在鞭長莫及的情況下勉強指揮成臯軍,還不如讓朱亥自主作戰,畢竟這也是壹位不遜色司馬安、百裏跋的大將軍,對於戰局的把握,斷然不可能差到哪裏去。
不可否認,似這般只給司馬安與朱亥大致戰略方向,具體事項卻讓他們自行考慮的指揮方式,無疑是最佳的,畢竟計劃總沒有變化快,瞬息萬變的戰局,更多的是依靠將領們臨機應變。
然而,似這般安排最大的問題,就是趙弘潤對兩軍每日的動向毫無頭緒。
打個比方說,趙弘潤可以預測到碭山軍必定是朝著羯角部落的部落營地而去的,但是他們每日趕了多少路程,某月某日又身處於哪個位置,亦或是偷襲羯角部落的部落營地壹事是否成功,這壹切趙弘潤都無從得知。
這壹點相當緊要。
再打個比方說,假設羯角人註意到了碭山軍的企圖,以至於後者數百裏偷襲的算盤落空,然而羯角人卻將計就計,故意裝出後方部落營地被襲的樣子,倉皇撤離。那麽,倘若趙弘潤希望擴大戰果,貿然出兵追擊,就極有可能反被羯角人伏擊,因此兵敗而歸。
『看來,有必要專門訓練壹批哨騎,要不然,滿地圖的戰爭迷霧,這還打個屁?還沒打就輸壹半了。』
捏了捏鼻梁,趙弘潤暗自嘀咕道。
這時,宗衛種招撩起帳幕,走了進來,拱手抱拳,輕笑著說道:“殿下,今日估計羯角人也不會來攻城了。”
“羯角人還在忙著安營紮寨?”趙弘潤隨口壹問,待仔轉頭壹瞧種招,卻發現他身上的甲胄都被淋濕了,遂問道:“外邊,下雨了?”
“下雨了。”種招點了點頭,隨即苦笑說道:“這雨要是早來個那麽壹兩日,那就好了。”
趙弘潤微微壹笑。
他自然明白種招的意思,畢竟壹兩日之前,羯角人仍舊抱持著即刻攻下雒城的美夢,還未曾退後五裏建造營地、搭建帳篷,這時候要是暴雨壹下,晚上再刮壹宿夜風,那二十余萬羯角大軍就有樂子了。
往少了說,這壹場風雨,最起碼也能給魏人帶來三成的勝算。
但是很遺憾,這壹場暴雨偏偏就下在今日,讓魏軍壹方好是失望,只能用聊勝於無的詞來安慰自己:好歹這壹場雨可以打消羯角人今日攻城的企圖,又拖了壹日。
而對此,趙弘潤卻感到好笑。
“別做夢了,羯族人怎麽說也是世代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部落,對此地的氣候極為熟悉,怎麽可能會中招?說不定,他們是預測到今日會下暴雨,因此這才未雨綢繆地退後五裏,安營紮寨。”
“這倒也是。”種招聞言想了想,覺得自家殿下說得有道理。
但盡管如此,他還是感覺有些遺憾,發出了壹聲『天公不作美』的感慨。
不過對此,趙弘潤倒不覺得有什麽值得可惜的,畢竟他從未想過要借助天時來打贏某場戰事。
畢竟在趙弘潤看來,天時是不可人為控制的,用它來錦上添花就足以了,要是某個情況下要依靠天時來雪中送炭,那麽,從某個角度來說,作為壹位將帥未免也太過於悲哀了。『註:比如被諸葛亮用火攻險些燒死在葫蘆谷裏的司馬懿,就因為壹場突然而至的大雨而得救。這就是天時來雪中送炭的典型例子,簡直百年難得壹見。』
是故,趙弘潤絲毫沒有為這場雨的來早或來遲而心生什麽遺憾,哪怕這場暴雨未曾淋到那些羯角騎兵,只淋到壹小部分奴隸兵,並且使其中更少壹部分人感染風寒,這已經是上天所給予的莫大的幫助了。
當日下午,由於在雨勢如簾如幕的傾盆暴雨中攻打城池,是事倍功半的兵家大忌,因此,羯角人並沒有“別出心裁”地想出壹招雨中奪城的戲碼,老老實實呆在自己的營地內躲雨。
而魏軍壹方,也顯得有些無所事事。
就連作為統帥的趙弘潤,也百無聊賴地給烏娜講述天空之所以會打雷下雨的原因,整理出了壹段有關於雷公電母的傳說,讓烏娜聽得津津有味。
沒辦法,在壹個神祗信仰非常興盛的時代,妳給人講述什麽積雨雲雲層摩擦產生電荷之類的種種道理,是幾乎不會被認可的,甚至還會被他人視為傻子。
不過在當晚大概亥時兩刻左右,雒城城內發生了壹樁事,壹樁險些使雒城自陷火海的事。
此事發生在雒城城北的庫房。
說是庫房,其實就是壹塊搭滿了氈帳的空地而已。
記得前壹陣子,這些氈帳是城內三川部落用來安置族內老人、小孩與女人的避難所,但是後來,雒城歸降、商水軍進駐了城池,那些暗自在避難所的老人、小孩與女人們,皆回到了各自的部落營地,並且在短短幾日後,離城向鞏地、甚至是更加東面的成臯關遷移。
而這些氈帳,便成了商水軍用來堆積輜重、糧草的庫房,包括那壹桶桶灌滿了石油的木桶。
由於考慮到石油桶存在有安全隱患,因此,趙弘潤在這些氈帳附近部署了重兵,壹天十二個時辰嚴密看守,還特地派了壹位叫做『徐炯』的商水軍三千人將。
似這等守衛,甚至還比北城墻與南城墻還要森嚴。
也難怪,畢竟那可是能夠制造被羱、羝兩族人稱之為『不滅天火』的石油,這倒是萬壹在城內泄露,並且被火種引燃,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正因為清楚後果,因此,肩負重任的三千人將徐炯幾乎連睡覺都要睜壹只眼睛,不敢睡死,並且,時不時地就帶壹隊人馬四處巡邏,盡管這片庫房四周遍布他部署的明哨、暗哨。
大概是戌時前後,徐炯再壹次帶著五十幾名士卒,挨個氈帳檢查石油桶的堆放情況。
畢竟今日剛下了壹場暴雨,有不少氈帳都流入了泥水,若是木桶浸泡在水中,搞不好會因為腐爛而使內部的石油滲透出來,隨著泥水流到低凹地,到時候若再弄出點火星來,說不準整片商水軍的庫房就會化作壹片火海。
當然了,這只是徐炯的顧慮,但在他看來,小心點總是沒有錯的,畢竟他們軍中的『猛火油』實在太危險了。
於是乎,徐炯帶著士卒們挨個氈帳檢查石油桶的堆放情況,對於那些滲水比較嚴重的氈帳,則在內部墊上幹草、再鋪壹層羊皮,使潮濕的地面與木桶的底面隔絕。
而等到做完這壹些事,早已是亥時時分,事實上就連徐炯都有幾分困意了,但因為身負重任的關系,他仍舊強打著精神,在遍布氈帳的這片庫房四周,四下隨意巡邏。
走著走著,徐炯隱約瞥見前方有壹頂氈帳後好似閃過壹個黑影,猛然間,他困意全消,低聲向身後的士卒吩咐了幾句,壹夥人悄悄圍了上去。
待繞到那頂氈帳後壹瞧,徐炯果然發現氈帳後躲著壹人,目測大概十*歲的樣子,從衣著判斷,不是城內的羱族人就是羝族人。
“妳是什麽人?妳在這裏做什麽?”徐炯沈聲質問道。
遺憾的是,那名青年指著北城墻嘰裏咕嚕地說了壹通羱族語,徐炯根本聽不懂,只是大致判斷出:對方是協防北城墻的羝族人,由於找地方尿尿而迷了路。
徐炯壹聽就心生了懷疑,要知道如今城內的諸部落,誰不曉得這個地段已被商水軍列為禁地,是不允許任何非商水軍士卒靠近的。甚至於,就算是商水軍士卒,那也得反復經過盤查。
更搞的是,居然是因為迷路?
徐炯上下打量了眼前的青年幾眼,二話不說就強行搜身,結果搜出兩個物件。
壹柄頗為鋒利的匕首,還有壹塊黑不溜秋的打火石。
看到這兩件東西,當時徐炯的面色立馬就變了。
“傳我令!全軍提高戒備!……妳,速速向肅王稟告此事!……妳,即刻去北城墻,請翟(璜)將軍拿下綸氏部落族長祿巴隆!……還有,妳妳妳,即刻盤查所有氈帳,若發現有人潛入,擒之!若其反抗,格殺勿論!”
隨著徐炯壹聲令下,看守庫房的商水軍守軍將整片氈帳圍地水泄不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