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1章 聖皇劇變!
人皇紀 by 皇甫奇
2023-4-22 12:03
“具體情況我們到現在都還沒有明白。”
李靜忠將當時發生的情況娓娓道來。
“昨天清晨,太子像往常壹樣在東宮讀書,突然聖皇駕到,說是要考究太子的功課,王爺妳知道的,在這方面,殿下他壹向勤奮,所有的功課從不落下,當時陛下為了考究太子,就所以挑了壹段文章,讓太子背誦。”
“太子沒背出來嗎?”
王沖皺著眉頭問道。
“不是,太子壹字不落,將所有的內容全部背誦出來。”
李靜忠立即明白王沖的意思,連連搖頭。
“當時壹切正常,聖皇似乎看起來也比較滿意,但是,就在太子擡頭看向聖皇的時候,聖皇突然勃然大怒,說太子目無君父,忤逆犯上,當場就給了太子壹個重重的耳光。”
“這壹幕突如其來,當時所有人都嚇住了!”
回憶起當時的情形,李靜忠到現在都驚魂不定。
聖皇是天下明君,李靜忠在宮中幾十年,還從來沒有見過聖皇如此震怒,別說是見過,連聽都沒有聽過。
“當時沒有人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後來沒多久,又傳出聖皇要廢了太子的消息,現在朝堂上早已是壹片震動。王爺,妳壹定要幫幫太子啊!”
說到最後李靜忠壹把上前緊緊抓住了王沖的衣角,那神情就像溺水的人抓住最後壹根稻草般。
王沖沒有說話,心中也是壹片起伏,聖皇前腳才剛剛冊立太子,舉行了盛大的冊封儀式,後腳就要廢掉太子,實在是太突然了,完全讓人措手不及。
太子的廢立不是小事,斷然沒有如此唐突和隨意的。
更重要的是,陛下的決定實在是太反常了,相信現在所有的朝臣都和他壹樣錯愕不已。
“李公公,妳先別急,太子確立不是小事,即便陛下想要廢掉太子也必須經過朝臣的同意,還有轉圜的余地。”
王沖沈吟片刻很快冷靜下來,安撫道。
“另外,陛下冊立太子,公告天下必然是對太子極為滿意,認為殿下具備成為太子的品德,斷然沒有因為壹兩件小事就廢除的道理,我會聯系其他的朝臣,壹起上書,全力阻止。”
不管真相如何,李亨的品性在後世是經歷過考驗的,現在的大唐絕對沒有比李亨更適合這個位置的,無論如何都必須阻止此事。
“多謝王爺!”
李靜忠神情激動,深深行了壹禮,很快就離開了。
就在李靜忠離開後不久,王沖突然開口了。
“許科儀!”
只是片刻的時間,壹道人影走了進來,許科儀低下頭恭恭敬敬的行了壹禮。
“朝廷上的事情怎麽樣了?”
王沖開口道。
“陛下要廢除太子是在朝會上提出的,王爺會見李公公的時候至少已經有數十名大臣發來信息,提到此事,希望王爺能夠和他們壹起上書勸阻陛下!”
許科儀沈聲道。
王沖雖然不在朝堂之上,也不參與朝政事務,但是在朝野內外卻擁有莫大的影響,不只是武臣,就連文臣都對王沖敬佩不已。
單論地位,王沖現在已經不在太傅之下,某種程度甚至還由有過之而無不及。
王沖沈吟不語,這件事情實在是太奇怪了,陛下勃然大怒,並不奇怪,掌摑太子也不奇怪,但是因此就要廢除太子,實在不合常理。
這壹霎那他又想起了楊釗說過的事情,以及之前收集到的情報。
“許科儀!”
“屬下在!”
“立即替我準備壹輛馬車,我要入宮面聖!”
王沖突然開口道。
王沖現在是淩煙閣大臣,手握聖皇禦賜的“皇龍鐧”,同時還是大唐地位最高的“九洲大都護”、“護國大將軍”,擁有無需稟告,隨時入宮面聖的權利。
這是其他大臣所沒有的。
朝中大臣接連寫信,積極聯絡王沖,和這也有莫大的關系。
王沖乘坐馬車,從王府出發,很快抵達宮門。
“站住!前面可是異域王!”
就在王沖抵達宮門的時候,壹名禁軍統領突然攔住了王沖的馬車,他先是壹臉尊敬的行了壹禮,隨即壹臉正色:
“王爺海涵,陛下有令,這段時間,所有朝堂眾臣壹概不見,包括王爺!”
馬車裏,王沖聞言頓時怔住了。
“什麽時候的事?”
王沖推開車門,走了出去。
“就在上午早朝時候的事,但是關於王爺,陛下,很早之前就提過,即便是王爺,沒有召書……也不得入宮。”
那名禁軍統領低下頭道。
“什麽?!”
王沖聞言頓時呆住了。
……
太子的事情鬧得滿城風雨,在滿朝文武大臣,加上王沖,以及太師太傅的全力反對下,聖皇雖然沒有出面,但卻終於下了壹道聖旨,放棄廢除太子的事情,太子的事情也暫時告壹段落。
但是就像某個轉折點壹樣,皇宮的事情卻還遠沒有結束。
就在太子的事情之後不久,接連三天,聖皇都缺席了例行的早朝,文武大臣從清晨等到了傍晚,也沒有見到聖皇的身影,而且宮中也沒有任何的太監出面,傳遞聖皇的旨意。
這件事情在朝堂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如果說聖皇接連三天沒有參加早朝讓群臣不滿的話,那麽接下來聖皇花費百萬,要在宮中興建太平樓,則引發了群臣的強烈反對,禦史彈劾的奏章壹封又壹封,不斷的送往宮內。
但是這壹切完全沒能阻止聖皇的興致,緊隨其後爆發的壹件事情,則在朝野引發了更大的波瀾。
聖皇詔令百官,準備重啟選秀,從九州各地挑選德才兼備的女子,納入後宮。
消息傳出,別說文武百官,就連待在府邸之中的王沖都震撼無比。
“王爺,此事實在是太反常了,雖然詔令九州各地,選秀納妃,歷朝歷代都有,本朝也有過先例,但是在本朝,還從沒有這麽做過。聖皇年輕的時候,尚且沒有這麽做,如今數十年過去,連宮中的皇子皇女都這麽大了,反而要開啟選秀納妃,實在是太不正常了。”
王沖的府邸之中,太子李亨,從西方世界和王沖壹同返回的宋王,後期返回的兵部尚書章仇兼瓊,烽煙將軍蔣元讓,盧廷之,老管家,吏部侍郎張儉,兵部侍郎朝乾宗,楊釗,德親王,壽王,譚國公,虢國公,還有朝中的幾位刺史,全部都聚集在王沖的府邸之中。
冥冥中,王沖的異域王府,儼然已經成為了朝堂之外的另壹個中心。
“父皇的性格太古怪了,雖然宮中規矩森嚴,我和幾位皇兄對父皇也向來敬畏,但是那天那樣的事情從來都沒有發生過,即便是犯下再大的過錯,父皇不會親自動手。”
大殿中,太子李亨低頭思忖,也開口了。
三王之亂,大皇子李瑛犯下謀逆的大罪,聖皇雖然心中憤怒,但也只是命人將他關入天牢,並沒有動手,東宮事件,李亨背誦功課,壹字不落,而且諸皇子中他也壹向勤勉,結果卻因為擡頭看聖皇,挨了壹巴掌,還差點被廢掉太子之位,簡直不可思議。
“而且,不知道為什麽,這段時間我總感覺父皇有些怪怪的……”
說到最後,李亨欲言又止。
“外臣無詔令,不得入後宮,後宮之中我們無法進入,所以也不知道其中的具體情況,但是算上之前的幾天,陛下已經至少有七天沒有上過早朝了,而且也沒有任何的消息昭告群臣,朝廷政務,國之大事,關系天下億萬生民,所謂國不可壹日無君,沒有任何的緣由,接連罷朝七日,本朝還沒有這樣的先例,如果陛下再不上朝,只怕人心惶惶,妄加猜測,朝堂上就壹片混亂了。”
吏部侍郎張儉也開口說話了。
如果聖皇身體微恙,或者直接吩咐群臣由宰相代理朝政,朝堂上都不會像現在這麽混亂,但是現在的情況是,聖皇既沒有上早朝,也沒有指明該由誰來處理朝政,沒有命令,哪怕宰相都不敢擅自暨越。
“不錯!國不可壹日無君,朝堂上的奏折現在堆積如山,都等著聖皇裁決,決不能再這麽下去了!”
其他幾名大臣也跟著附和道。
“昏君!這就是昏君!我們已經得到消息,這七日的時間,陛下深居宮中,罷朝不出,其實並沒有什麽重大的事情耽擱,而是在後宮召集宮女,肆意享樂,簡直是豈有此理!”
相比於太子和吏部侍郎張儉等人,幾名朝中的新老禦史就沒那麽好說話了,他們的神情激動,憤慨不已。
自古言官就有監察君王以及文武百官的職責,特別是在本朝太宗時期,更是立下了“禦史赦免”的政策。
按照禦史政策的規矩,無論禦史犯下怎樣的過錯,只要是在履行監察百官,鞭策君王的職責,哪怕行為過激,犯下忤逆君王的過錯,或者更偏激的行動,都可以赦免無罪。
聖皇接連罷朝七日,並且沈迷女色,對於禦史們來說,這已經是君王最大的過錯,更重要的是,眾多的禦史接連上書,累積的折子足有數百封之多,但是全部被聖皇擋了回來。
禦史們鬧著要入宮面聖,但是全部被禁軍侍衛阻擋在外,整個朝堂,所有禦史心中都憋了壹把火。
而大殿之中,感受到壹眾禦史的憤怒,眾人都是神色尷尬,皺眉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