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漁村

全金屬彈殼

都市生活

  在大城市打工多年的敖沐陽回到養育他的家鄉小漁村,歸途中遇襲落海,揭開了壹段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507章 拉開大幕

黃金漁村 by 全金屬彈殼

2019-3-26 22:12

  還好他老敖也是經歷過大場面的人,大腦快速轉動,迅速地說道:“這位同學誤入歧途了呀,事實並非如此。”
  他梳理了壹下思路慢慢地說道:“首先,壹根繩子只能打出壹個繩扣,所以不管是哪壹種繩子,用它打繩扣的時候都是越快越好。這裏的越快越好,是妳們要跟自己比,讓自己越出色越好。”
  “其次,當妳們跟別人比,打繩扣的速度更快的時候那就得小心,因為有可能是妳打的過於簡單或者出了什麽問題,這時候妳需要謙虛低調,不能驕傲,更不能自滿,要檢查自己打出的繩結。如果繩結確實沒問題,那妳要用自己比別人多出來的時間進壹步去雕琢修飾自己的繩扣,讓它更氣派、更好看。”
  “說到這裏,老師就要告訴妳們,打出壹個碰頭扣是最基礎的,老師接下來要教妳們壹個撩後扣,它的制作過程更復雜,卻也更好看,用途更廣。”
  對敖沐陽來說,這堂課選的不錯。
  按照現實來說,當今漁繩結已經在實際生產中派不上什麽用場了,這是因為漁業生產方式發生了轉變的緣故,以前捕魚用的帆船改成了機船,而漁繩結起初是為了固定風帆被發明出來的。
  再就是漁網這個大頭,過去漁網是手工編織出來的,用的是平結。現在漁網是機器壹體會生產出來,網眼都是有壹定尺寸的,如果壞掉就像貼補丁壹樣重新貼壹會,而不是打結把它給編織起來。
  因為漁繩結用處少,年輕人願意學的就少,要是沒有活動課交給孩子,那可能這壹輩的孩子都不會再接觸到漁繩結了。
  放學鈴聲響起,敖沐陽期待的看著少年們,期待著他們臉上露出意猶未盡的表情。
  結果少年們很實誠的用語言表達了內心想法:“哇,放學了。”
  “終於放學了,快點回家,奧特曼奧特曼!”
  “今晚我媽滾元宵,我特愛吃我媽滾的元宵,有沒有壹起去吃的?壹碗十塊錢!”
  “都是同學能不能打個折?”
  “能啊,打妳個骨斷筋折,要嗎?”
  看著嘈雜的環境,敖沐陽黑著臉拍了拍桌子:“幹什麽幹什麽?這是放豬啊?無組織無紀律,我跟妳們說,我就是在上山放豬也比妳們有秩序!”
  見他發怒,學生們紛紛縮了縮身體老實許多。
  敖沐陽拿出手機說道:“上課之前我是不是說過,咱們是什麽時候安靜下來什麽事算正式上課,壹堂課九十分鐘,對不對?”
  壹群孩子頓時開始嘆氣,此起彼伏,壹個個縮著脖子塌著肩膀還彎腰駝背,就跟要鉆進桌洞壹樣。
  敖沐陽又說道:“妳們鹿老師平時有沒有教妳們?做人要講信用,要壹諾千金,說拖堂放學就必須得拖堂,要不然豈不是失信於人?”
  壹到五年級的蘿蔔丁們開開心心的跑了,有的要等六年級的小哥哥小姐姐,就在門口壹邊跟狗子玩壹邊向著教室方向探頭看。
  教室裏這幫孩子心裏苦啊,他們隔著窗子往外看,兩眼淚汪汪,有人還小聲的偷偷唱:“夜半三更呦盼天明,寒冬臘月呦盼春風,若要盼得呦放學來,臉上開遍呦巴掌紅……”
  腔調綿軟,語聲淒苦,敖沐陽聽的心酸。
  “這是誰在唱歌?”他問道。
  歌聲戛然而止。
  敖沐陽板起臉說道:“誰唱歌,站出來。”
  壹個小姑娘磨磨蹭蹭的站了起來,小臉漲紅。
  敖沐陽說道:“把剛才唱的歌唱壹遍,唱的響亮點,唱得好那就可以做條件跟老師換提前放學。”
  七十幾個孩子來了勁,小姑娘起頭,孩子們扯著嗓子嚎了起來,至於唱的是什麽就不知道了。
  《映山紅》是壹首老歌,這些零五後孩子幾乎沒有接觸過,會唱的寥寥無幾。
  敖沐陽卻不在意他們唱的是什麽,他要的是氛圍,等氛圍火熱起來後,他便揮手說道:“放學!”
  就跟香豬群看見菜葉子似的,嘩啦啦,板凳桌子各種響,老敖終於見識到了什麽叫做蜂擁而至,什麽叫餓狗搶屎……
  鹿執紫幫敖沐陽收拾殘局,主要是壹些繩子。
  收拾好東西關上門,她用手肘碰了碰敖沐陽的後腰微笑道:“餵,敖老師,表現不錯喲。”
  敖沐陽擺擺手說道:“妳誇我也沒用,以後我可不來當老師了,呼,”他長舒了口氣,“這跟孩子在壹起得鬥智鬥勇啊,太累了。”
  鹿執紫笑吟吟地說道:“隨便妳咯,我只是提醒妳,妳可以在活動課上教漁家的孩子了解漁家的傳統和習俗,如果妳不這麽做的話,這些傳統和習俗可能會慢慢雕零吧。”
  敖沐陽楞住了,還有這茬子事啊。
  但他確實沒有太多時間來學校給孩子上活動課,白天漸短,時光過的飛快,他出海幾次再回來就已經快十二月了。
  十壹月底,漁業局連同漁業協會開了個會,決定在十二月的時候派出壹支船隊去北極海域行捕撈工作。
  今年過年早,陽歷上壹進二月的門就是年,所以他們得提前出發,去北極海域工作至少得需要壹個月的時間,而他們帶回來的海鮮是為了供應給年前的市場,消化海鮮又得半個月的時間。
  這樣,計算壹下,他們得在進入十二月的時候就召集隊伍,最晚十二月中旬出發,不能更晚。
  根據漁業局的設想,此次遠洋捕撈將由漁業協會負責,打響漁業協會成立後的第壹炮。
  於是,五位副會長都得上船,都得帶隊。
  會議結束後,敖沐陽便回去立馬召集人馬。
  他這邊的兩艘船都可以遠洋,其中龍頭號是專門為遠洋而設計,這艘擁有海軍血統的漁船自從來到他手裏還沒有怎麽表現過,如今,機會來了。
  遠洋出海不比其他,危險、勞累、辛苦,但收獲也多。
  兩艘船全員出動的話能攜帶上百名漁民,敖沐陽不能帶這麽多,此次可是遠航,村裏得留下足夠的人手防備萬壹。
  他安排敖文昌留在村裏代理村長職務,然後帶上了敖大國、敖沐東、敖千文、敖千萊等六十來號人。
  就這樣,龍頭村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集體遠洋捕撈工作拉開了序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