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黃金漁村

全金屬彈殼

都市生活

  在大城市打工多年的敖沐陽回到養育他的家鄉小漁村,歸途中遇襲落海,揭開了壹段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453章 群策

黃金漁村 by 全金屬彈殼

2019-3-26 22:12

  中國的祈雨文化源遠流長。
  《呂氏春秋·季秋紀·順民篇》就有記載:“昔者,湯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湯乃以身禱於桑林曰:‘余壹人有罪無及萬夫;萬夫有罪在余壹人。無以壹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傷民之命。’於是翦其發,以身為犧牲,用祈福於上帝。民乃甚說,雨乃大至。”
  這裏講述的就是成湯以身為民祈雨故事,流傳很廣,這種行為後來為歷代所繼承,於是祈雨成了古代的壹種政府的行為,上到皇帝,下到縣令都會舉行這種活動。
  古代紅洋自然也有祈雨活動,當地民諺雲:夜夜防賊,年年防旱。
  這方面龍頭村沒什麽經驗,因為以前規模的祈雨活動至少都是縣級領導部門來組織的,多數村子搞不了這樣的活動,也沒資格來搞。
  現在敖沐陽要搞祈雨龍王爺的活動,其實還挺有難度的,村裏沒有搞過,他沒有經驗,這得需要別人幫忙了。
  楊樹勇願意幫他,他在鄉村地區的人脈比敖沐陽要廣的多,答應幫他問問山裏面的村子,看看他們有沒有搞過祈雨活動,有沒有什麽可以借鑒的經驗和借用的工具。
  當地有句話,叫紅洋群島半千荷,整片地區雖然三面是水,但卻是海水,淡水資源還是非常緊張的。
  前灘鎮這邊特別是龍頭村、王家村、龍旺莊等壹幹村子,因為環繞龍涎湖而建起,所以歷史上吃水問題壹直不大,祈雨這種活動搞的就少,倒是山內有些鄉鎮村莊缺少地下水資源,偶爾會在幹旱時節搞個祈雨活動,這些活動規模肯定比不上縣裏,但終究有些經驗可以用。
  楊樹勇幫他跟其他村聯系,他自己去鎮上找了呂誌超。
  呂誌超更熱情的接待了他,整個鎮政府的工作人員對他都很熱情,看大門的老頭碰見他的時候還說要跟他切磋兩手,這壹切自然源於先前他在擂臺上擊敗郭曉西為鎮爭光壹事。
  進入辦公室,呂誌超遞給他壹瓶冰鎮的涼茶,感嘆道:“這天可是越來越熱,還沒到八月呢,這能熱死個人。”
  正好,他主動提起這話題,敖沐陽就接了上去:“對啊,光是熱就罷了,還沒有水,壹直不下雨,這怎麽辦?我決定搞個祈雨的活動。”
  他前幾天在電話裏把這事給呂誌超提過了,今天聽他再提起來,呂誌超並不意外,並明白他的意思:“嗯,是村民給妳壓力了?”
  敖沐陽道:“對,壹是死馬當活馬醫,二是大家夥找點事幹,不是真為了求下雨來,而是互相娛樂壹下,給大家提提幹勁。”
  呂誌超伸出手指點了點說道:“這點不錯,我贊成。自古以來,這祈雨活動體現的就是勞動人民那壹種跟幹旱爭鬥不屈的精神,這是壹種在祈請上蒼時表現出的敢於對神靈懲罰的勇敢和機智,壹種在困苦中積極樂觀的態度,展現出咱們漁家人在天災面前團結協作、同心同德的尋求希望的意誌!”
  這番話把老敖聽的直眨眼,好壹會他才反應過來:什麽也別說,鼓掌就行了。
  現在他明白了,人家呂誌超能做鎮高官不是靠背景,這嘴皮子也是666,同樣壹件活動,在他嘴裏說出來是迷信,在人家嘴裏說出來就是炎黃精神的體現。
  聽了呂誌超這番話,敖沐陽甚至覺得這祈雨活動必須進行,不進行就對不住好不容易碰上的這個大旱天。
  呂誌超可不是就會那麽幾句,他繼續說道:“和其他漁家傳統壹樣,祈雨的活動正在消逝,這可不行,它是咱們漁家文化蘊藉的精神體現,應該傳承下來,並發揚光大。”
  “為什麽呢?因為以後子孫後代還會遇到天災,咱們得讓他們了解,祖宗前輩們在沒有發達的科技實力支撐的時候,面對天災是怎麽做的!”
  他滔滔不絕的說了壹會,猛的又想起壹件事來:“對了,敖主任,咱們當地的祈雨風俗中,不會鬧出人命吧?”
  敖沐陽揮手道:“那肯定不能……”
  “那就行,咱們壹起籌備壹下,搞個祈雨的活動。不過咱們就把它當壹項傳統活動就行,不要過度的宣傳,因為近段時間就要下雨了。”呂誌超說道。
  敖沐陽下意識的點頭,等他反應過來後懵了:“啊?近段時間要下雨?我看天氣預報說未來十五天還是沒雨呀,頂多下月有幾個多雲天。”
  呂誌超笑道:“多雲天出現,就可以下雨了,這妳想不到?”
  “人工降雨?”
  “除此之外,還能是什麽?”
  得知可以人工降雨,敖沐陽便精神壹振:“呂書記,既然可以人工降雨,那咱們幹嘛還去搞求雨活動呀?那不是多此壹舉?”
  呂誌超說道:“終歸是咱們漁家的傳統活動,多年沒搞了,搞壹搞也挺有意思,不是嗎?”
  在這件事上他比敖沐陽還要積極。
  經過壹番打聽,祈雨的具體流程就出來了。
  海邊鄉鎮都有廟宇,南方是媽祖廟,北方就是龍王殿了,前灘鎮上也有這樣壹座小廟,叫做二聖廟,供奉的是龍王爺和觀世音菩薩。
  到時候祈雨就是先找人去廟裏讀壹份帖子,介紹當地遇到旱情了,然後把供奉的龍王爺塑像給擡到院子裏暴曬三天,這三天裏參與祈雨活動的人員要齋戒沐浴。
  三天之後是正式的祈雨活動,先在廟裏敲鑼打鼓、舞龍舞獅,再去海裏請‘龍靈’,請到龍靈以後再把龍王爺給供奉起來,到時候再讀壹篇祈雨書,這事就算完了。
  因為市裏開始組織對地方鄉鎮進行人工降雨了,所以他們活動得加緊時間籌備。
  首先是選壹個去廟裏讀文書祭帖的人,根據楊樹勇打聽到的風俗說法,這事以前都是地方最高領導來幹的。
  呂誌超壹聽這話趕緊擺手:“不行不行,咱們黨員可以參與這活動,但不能當出頭鳥,換個備選人。”
  楊樹勇說道:“那就得用輩分最高的老人了。”
  呂誌超點頭道:“這個可以。”
  楊樹勇和敖沐陽對視壹眼,臉上露出為難之色:“可咱們鎮上的村子矛盾多多,輩分之間並不統壹,誰知道輩分最高的是誰?”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