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天下

邪影

玄幻小說

簡介
武將鐵血鑄軍魂,文謀風雲煉丹心。
蝶戀紅顏泣幽冥,武鎮天下挽天傾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三十壹章

武道天下 by 邪影

2018-5-25 17:35

第兩百三十壹章 東都留守
  壹位高冠王袍,面如冠玉,五官俊美,狀若大型瓷娃娃的十壹二歲孩童,高坐寶座,澄凈明亮的雙眸,正看著武信……越王楊侗。
  雖然極力做出很嚴肅莊重的樣子,卻難掩眼神中的好奇和傾慕,顯然事先對武國公武信有所了解。
  最靠近楊侗的官員,是個身穿文袍,長髯垂胸,面容溫和,看上去頗為穩重清廉的老者,便是民部尚書樊子蓋。
  以武信前世所知,東都之戰時,樊子蓋是東都留守。如果武信想掌控東都兵權,此人是最強對手,自然格外關註。
  不過,如今樊子蓋尚未被冊封為東都留守。
  樊子蓋對面,是個身穿文袍,卻身軀魁梧,氣質剽悍的中年人,是國子祭酒楊汪,看上去更像是個武將,而非文官。
  楊汪出自弘農華陰楊氏,和合歡宗聖女楊綺風同族。此族還有大隋觀王楊雄,楊恭仁、楊師道等著名天驕,不可小覷。
  這兩人,武信比較關註,其他人有所耳聞,就有些對不上號了。
  共有三十五人,只有十壹人穿著文武官服,其余明顯不是大隋官員,還有九位和尚,五位道士。
  能位列大殿者,身份地位都不低,要麽是大隋官員,要麽是壹方霸主或勢力代表。
  這個世界,實力為尊,就代表著殿內眾人,修為境界都不低。
  三十幾人齊齊看向武信,勢若波濤駭浪威壓,再加上雄偉恢弘和幽深遼闊的大殿環境,容易給人種卑微渺小,須得謹小慎微的感覺!
  武信無視眾人威壓,大步入殿,直到殿內前方,方才抱手躬身見禮:
  “老臣武信,參見越王殿下。國事緊迫,未能及時覲見。請殿下責罰!”
  老臣,是老資格的臣子的自稱,也是職位較高者的自稱。
  “大事為重,國公免禮。賜座!”
  楊侗老氣橫秋地穩重應道,姿態禮儀嚴謹,只是稚嫩面容和明亮雙眸,削弱了絲穩重老成。
  很快有太監送上紫檀座椅,位於眾人最前方。頗有壹人之下,萬人之上之勢。
  武信當仁不讓入座,引得在場眾人神情古怪,卻又沈默壹片。
  無他,此地的主人,是個黃口稚童;眾人之首,又是個弱冠少年。
  雖然兩人都顯得頗為早熟穩重,但年紀擺在那,讓壹群七老八十,最年輕也過半百之人。情何以堪啊!
  偏偏他們還挑不出理來,越王楊侗是帝孫、親王,就沒什麽好說的了。武信的武將和文官都是四品,是文武雙全的壹方大員,僅次民部尚書樊子蓋半籌。卻是武國公,爵位壹騎絕塵,高出在場爵位最高的樊子蓋好幾級,更別說那些連爵位都沒的人了!
  誰要認為武信年紀小而小覷,想想威震天下百年的大隋九王之越王楊素,就是他親手所殺。就老實了!
  武國公之爵位,就是踩著越王楊素的屍體得來,沒人挑得出理了。
  更重要的壹點,武國公武信。看似年紀輕輕,卻是戰績豐碩。戰紫面天王,殺太原王氏天才,浴血南下擔任縣令,屠戮句容,剿匪茅山。血戰汲郡,伏殺越王,血洗武陽,激戰童山等等,光看這些事跡,就知道武國公是踩著無數屍體,壹路浴血而來,是個心狠手辣,殺伐果斷且滿手血腥的主!
  “武國公為何急著率軍圍攻鄭府呢?”
  大殿氛圍頗為沈寂,越王楊侗率先出聲問道,稚音未去,卻也有點威嚴。
  “稟越王殿下!非常時期,行非常之法!老臣得可靠消息和證據,洛陽鄭氏勾結邊關刺殺要案之怒刀、血鞭、蝴蝶等主要成員,與多路反軍有所牽扯。如今反軍即將兵臨城下,為免變故滋亂,有誤東都大事,老臣不得不先斬後奏,雷霆覆滅,請殿下明察!”
  武信端坐椅子,壹副為國為民,大義凜然之態地拱手平靜應道。
  “哦!可惜了鄭氏……”楊侗應了聲,明顯只是程序化過問,沒怎麽在意!
  樊子蓋卻拱手問道:“敢問武國公,不知掌握什麽可靠消息和證據?鄭氏畢竟是東都豪門,更掌握著河南郡兵權,暴起發難,時機恐怕不大合適!”
  “正因為如此,本公才要雷霆覆滅,否則反軍兵臨城下,若是鄭氏趁機作亂,這個責任誰擔當得起?!”
  對於樊子蓋,武信就沒那麽恭敬了,只是客氣點了點頭,順勢理所當然應道。又接道:“尚書大人可能不清楚,鄭氏已經自己承認,當時有大德寺、獨孤氏、白馬寺、德行伯付、平寇縣公等代表為證。”
  “哦?還有此事?”樊子蓋怔然應道。
  既然鄭氏自己承認了,那證據什麽的,自然就不重要了。
  當然,樊子蓋也不是為鄭氏伸冤或對武信有意見,只是職責所在過問下,免得越王楊侗開口,就這麽壹句話就沒了,有失威嚴!
  武信看了眼在場眾人,淡淡應道:“嗯!據鄭氏族長鄭隆親口所說,邊關刺殺要案,還涉及獨孤氏、白馬寺、太原王氏等諸多超級勢力,當時眾人親耳聽聞,豈能作假?”
  “呃……”
  包括楊侗、樊子蓋在內,在場眾人臉露錯愕震驚,氛圍猛然壹滯,顯得壓抑沈悶。
  這就是力量帶來的反應,強者匯聚,情緒的變動,會引起氣流、氣息、氛圍等跟隨明顯變化。
  “阿彌陀佛!反賊末日瘋狂的掙紮之語,豈能當真?幸得武國公文武雙全,機敏遠識,知兵善行,及早覆滅扼殺,否則後患無窮!大幸矣!”
  壹位白眉老和尚,寶相莊嚴,滿臉慈悲嘆息道,卻明顯對武信壹陣高擡猛拍。
  “……”武信疑惑看向那老和尚。
  樊子蓋及時傳音道:“這是白馬寺前堂首座,本覺禪師!白馬寺與朝廷交涉的代表。”
  白馬寺有佛門第壹寺之稱,又有“祖庭”和“釋源”等說法,實力深不可測,是個龐然大物,各種職位等自然極多。
  所謂前堂首座,就是白馬寺負責外務的最高主持人,就像是禮部尚書,直白點說,就是外交部部長。
  當然,既然是白馬寺首座,實力自然極為恐怖,估測不下於武信所殺的少林寺四大首座之覺塵大師,也就是魔後那層次的巔峰大修士!
  武信微笑點了點頭,安撫道:“本覺禪師所言極是,本公也這麽認為,賊子之言,豈能當真!”
  以武信所知,白馬寺如今字輩是“心源廣續,本覺昌隆,能仁聖果,常演寬宏”,已經有常字輩弟子了。
  可想而知,本覺禪師的輩分之高。
  “阿彌陀佛!武國公英明睿智,德才兼備,忠君體國,明見萬裏,實乃大隋之福,蒼生之福!”
  本覺禪師又宣了個佛號,煞有其事連聲贊道。
  聽得武信及在場眾人,神情怪異,白馬寺為了安撫武信,還真會說好話,巔峰大修士的風範呢?
  怪不得是前堂首座了,不只是修為實力,這臉皮口才也當仁不讓啊!
  壹位身穿侯爵紫袍的富貴中年人,冷笑說道:“笑話!我獨孤氏乃公認的大隋忠臣,妙善菩薩之家,豈會刺殺聖上?做不利於大隋的事?!”
  妙善菩薩,指的是大隋太後獨孤伽羅,和隋文帝楊堅並稱二聖。
  “這是建忠侯(獨孤陀)之子,獨孤禪,洛陽獨孤氏代表!”樊子蓋又友善傳音介紹道。
  獨孤陀是大隋太後獨孤伽羅的親弟弟,六弟,是個著名歷史名將。其子獨孤禪自然身份非凡,繼續了其父獨孤陀的爵位。
  “妳說的不算,本公說的也不算,鄭隆所說更不算。但是,事實如何,本公自會明察!”
  武信瞥了眼獨孤禪,語氣平靜說道。頓了下,又頗為好奇說道:“如今前朝鮮卑燕國、匈奴趙國、鮮卑魏國等天才,層出不窮,名揚天下,不知建忠侯是否有派族內代表爭雄呢?可不能輸給那幾個前朝遺孽啊!”
  “幾個小家族而已,不值壹提。何況,那些只是年輕人的……”
  獨孤禪揮手傲氣應道,頓了下,忽然反應過來,惱怒瞪著武信問道:“武國公什麽意思?認為我獨孤氏真參與邊關刺殺要案了?”
  獨孤氏,沿自前朝北魏鮮卑之獨孤渾部,是以部落名稱漢化的姓氏。
  武信這是映射獨孤氏也是前朝遺孽,其心難知,還好獨孤禪不算太傻,反應挺快!
  包括楊侗、樊子蓋等人在內,壹陣心驚,沒想到武國公連太後家族,都敢撩撥,還真是狂妄兇殘啊!
  “不是本公認為,而是鄭隆所說。當然,本公自會明察秋毫,建忠侯無需擔憂!”武信微笑應道。
  獨孤禪皺眉應道:“我獨孤氏又沒做,擔憂什麽?”
  “那就好,呵呵……本公覺得應該也不會!”武信微笑應道。
  樊子蓋深深看了眼武信,他是聽出來了。
  武國公這是敲打、警告和勒索獨孤氏,樊子蓋也只能嘆息……自己老了啊!
  “咳!咳!鄭氏之事,控制好影響便可!”
  越王楊侗幹咳數聲,阻止獨孤禪繼續糾纏。頓了下,看向武信問道:
  “我等正在商議,反軍將至,形勢危急。需要壹人執掌大局,也就是東都留守,不知武國公覺得什麽人最合適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