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從咱們結婚吧開始

宅系阿川

都市生活

“我告訴妳桃子!今天妳要是不老老實實去相親,我就不認妳這女兒了!”
街邊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零五章:宣德皇帝

影視:從咱們結婚吧開始 by 宅系阿川

2024-6-22 09:13

  順天
  紫禁城
  奉天殿
  大明在順天的文臣武勛,今日都被聚集到了此處大朝,襄王朱瞻墡說是有皇帝的旨意。
  群臣們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兩眼垂簾,目不邪視。
  奉天殿前兩側的陛石臺階上,突兀的出現壹列持刀備甲的府軍衛。
  皇帝重病不起,太子朱瞻基不在順天,顯然大家都知道,這襄王朱瞻墡此時召集群臣,絕對是打算要做什麽幺蛾子。
  “襄王到!”
  隨著唱名的小太監壹聲尖銳的聲音,傳遍大殿,襄王朱瞻墡威風凜凜的踏入大殿之中,身後跟著府軍衛的指揮使,以及帶甲的侍衛。
  襄王朱瞻墡誌得意滿的立於龍椅前的鋪著紅玉的丹陛石上,俯瞰著群臣。
  順天城中的內府十三衛,錦衣衛、旗手衛、金吾前衛、金吾後衛、羽林左衛、羽林右衛、府軍衛、府軍左衛、府軍右衛、府軍前衛、府軍後衛、虎賁左衛、虎賁右衛。
  襄王朱瞻墡已經收買了其中的三衛,既府軍衛、府軍左衛、府軍右衛、府軍前衛、府軍後衛。
  沒辦法,府軍沒什麽撈油水的門路,還基本都屬於定點值守皇宮外圍以及府庫、天牢外圍,很容易就被襄王朱瞻墡壹幹收買的勛貴親戚給拉了過來。
  現在,只要在人前定下了自己攝政王的名分,太子朱瞻基遠在應天,到時候皇帝駕崩,這天下不就是自己說的算了嗎?
  襄王朱瞻墡不禁暗喜,不過還在群臣面前,他可不能失了態。
  只見襄王朱瞻墡站在丹陛上,躬身對著群臣壹拜。
  “諸位大人,此值皇上病重,我大明外有瓦剌朵顏衛叩關,內有漢王造反,太子遠在應天遙不可及,然此時國事危急之時,本王之意請皇後擇人先行監國。”
  底下群臣心裏明白著呢。
  合著襄王朱瞻墡是想趁著太子朱瞻基暫時回不來,直接取而代之啊!
  不過……
  內府十三衛加起來也才三萬多人,十多年沒打過壹仗了,妳確定幹得過太子朱瞻基嗎?
  在順天的人誰不知道,那靖安侯王宇可是太子朱瞻基的死擁。
  現在人家手握最能打的數十萬遼東衛,就離順天百余裏,壹天多的時間,就趕回來了。
  人家太子朱瞻基可是靖難的先帝教導出來的,妳說壹個大義名分,能不能約束住他。
  不過現在襄王朱瞻墡鐵了心要在漢王和太子之間火中取栗,群臣自然不會去觸他的黴頭,大多沈默不語。
  但襄王朱瞻墡自然是有支持者的,零零散散的壹堆小官員混在群臣裏整齊高呼。
  “還請皇後選任監國,以安朝堂!”
  不得不說,區區十幾人的氣勢,還真有些群臣皆是如此的意思,這不妥妥的“逼宮”嘛!
  最後襄王朱瞻墡聽從了“百官”的請求,“勉為其難”的派人去請皇後了。
  結果……
  皇後張妍自然知道,自己兒子朱瞻基和外甥王宇是什麽性格。
  “我說了不算,也管不了他了,妳讓襄王想怎麽辦,就怎麽辦吧!”
  皇後張妍給使者回了壹句話之後,就沒再摻合這事。
  沒辦法,那個位置似乎有致命的吸引力,誰都想往上爬似的。
  “襄王爺!皇後說壹切依得您的意思來辦。”
  襄王朱瞻墡大喜,畢竟還年輕,臉上的笑容都藏不住了。
  “如此,既然皇後準了,孤身為大明……”
  就在襄王朱瞻墡想宣布自己為大明監國的時候,壹個府軍衛的小旗闖進了奉天殿,越過群臣,跪在了襄王朱瞻墡面前。
  “報!襄王殿下,順天城南來了壹隊人馬,打的太子儀仗和靖安侯的旗幟!”
  “嘩~”
  群臣嘩然,壹時間各自有了心思。
  “是太子?”
  “靖安侯?”
  “遼東衛?”
  按道理來說,即使洪熙皇帝召回太子,那至少也是在七日之前,信使來回也得半個月。
  現在太子朱瞻基出現在了順天城外,這就說明,太子肯定早就無召返回順天了。
  這可是……
  想到順天城南,太子朱瞻基已經帶著大軍回來了,群臣連忙把謀逆二字吞了回去。
  襄王朱瞻墡壹陣慌亂,壹把扯住身邊的府衛軍指揮使。
  “齊來!咱們能守住嗎?”
  府衛軍指揮使齊來張了張嘴,想說些什麽,最終還是搖了搖頭。
  “守不住!”
  怎麽打,順天守衛外城永定門的大興左衛指揮使,乃是靖安侯的堂弟,人家直接就把人放進來了。
  “說呀!現在要怎麽辦!”
  襄王朱瞻墡在人前壹直文質彬彬,現在卻被他哥哥帶著大軍回來,給嚇得失態了,當著群臣的面,對著自己拉攏的齊來大呼小叫。
  “對了!對了!都是妳們,都是妳們蠱惑本王的,本王去找太後求情,本王去找太後求情。”
  府衛軍指揮使齊來搖了搖頭,自己當初怎麽豬油蒙了心,攤上這麽壹位瞻前顧後,推脫責任的主啊!
  當初按著這群小勛貴的想法,趁著最有實力的漢王以及有大義名分的太子都不在順天,直接帶兵逼宮。
  到時候,襄王朱瞻墡登基,直接廢了太子朱瞻基,然後將江南七省分封給漢王朱高煦,劃江而治,而後徐徐圖之。
  只不過襄王朱瞻墡優柔寡斷,既要又要,什麽都舍不得,想什麽都準備好,步步為營,萬事周全,最終時不待人,拖到到了現在進退兩難的地步。
  三千營的馬營留在了城外,從安定門入城的步卒,迅速接管了順天城。
  “妳這堂弟不錯!”
  朱瞻基和王宇兵馬而行,看了安定門守衛的大興左衛壹眼,面無表情的打馬上前。
  “還行吧!咱們守青巴山的時候,我的族人去了十五個,他是活下來的三個之壹。”
  王宇隨意應承壹句,不想讓朱瞻基忌憚。
  怎麽回事,朱瞻基這是還沒登基,就開始和自己劃線了?
  這也不奇怪,王宇靠著五征草原,砍了的韃靼、瓦剌人多少腦袋,甚至草原人人為他奉上了尊號。
  現在王宇在明軍中的威望,除了英國公張輔、漢王朱高煦,第三個基本就是數得著他了。
  不過朱瞻基只是小小的提點王宇壹下,並不打算動他。
  主要是大明施行衛所制,兵將分離,還有兵部制約,平時比衛所指揮使職位高的武將勛貴,全都在五軍都督府呆著。
  大戰的時候,才放這些勛貴出去統兵。
  現在朱瞻基只是小小的提點王宇壹下,主要是他那個老和尚的師傅,當初說的話,無有不應驗的。
  現在朱瞻基相信老和尚給王宇的批語了,自然要提前警示他壹下。
  王宇都不知道,自己又因為那個已經嗝屁的神秘老和尚的批語,這才被朱瞻基忌憚。
  三千營步卒控制了外城七門之後,隨後朱瞻基召集了內府十三衛,五城兵馬司的指揮使。
  來的自然是封官許願,之後這些人十分自覺的開始辦事。
  王宇跟著朱瞻基進皇宮的時候,小太監小宮女,已經在洗地了。
  跟隨著襄王朱瞻墡起事的勛貴,自然是有死的覺悟,不如那些文官畏畏縮縮,當個縮頭烏龜。
  養心殿
  壹群太醫在雕龍畫鳳,青絲幔帳的偌大龍床之側候著。
  龍床之上,登基不過壹年之久的洪熙皇帝已經是壹副病入膏肓的樣子,他氣若遊絲,兩眼凹陷,面容枯槁,身體也消瘦不成樣子。
  “嗚嗚~”襄王朱瞻墡連滾帶爬,聲淚俱下的扯著皇後張妍的衣角。“母後,母後,妳壹定要救救兒臣啊!哥哥和表哥進宮了,他殺了好多人,他們壹定會殺了兒臣的。”
  好嘛!
  現在襄王朱瞻墡總算是意識到了,自己哥哥和表哥的差距,他們可不像自己那麽和善且聽話。
  現在襄王朱瞻墡都想不通。
  為什麽他們兩敢不聽監國的旨意呢?
  那上面可是蓋著皇帝的大印呢!
  壹道勞什子監國旨意,人家兩人直接看都沒興趣看。
  馬營壹個沖鋒……
  襄王朱瞻墡派去的信使,直接被引著朱瞻基和王宇入宮的馬營踩沒了。
  物理和生理意義上的沒了。
  現在襄王朱瞻墡知道怕了,皇後張妍搖了搖頭,嘆了壹口氣,伸出左手。
  襄王朱瞻墡滿眼星星,懷有期待,希望能像以前壹樣,母後摸摸自己的腦袋,原諒自己的過錯。
  “啪!”
  襄王朱瞻墡捂著臉,壹副不可置信的樣子,他不明白壹向疼愛自己的母後,為什麽掄圓了巴掌抽自己。
  “來人啊!”
  兩個殿前魁梧的金吾衛,側身而出,對著身著華服皇後張妍壹拜。
  “在!”
  皇後張妍神色莊嚴的看著小兒子,眼中沒有壹點慈愛,她此時乃是大明的國母,不是襄王的母後。
  “堵住這逆臣的嘴,不要讓他驚擾了皇上!”
  兩個身著樣子貨金甲的魁梧金吾衛,再拜。
  “謹遵皇後懿旨!”
  隨後兩個魁梧的金吾衛,直接押住了鼻涕眼淚壹把的小弱雞襄王朱瞻墡,大手疊在壹起,直接堵住了他的嘴。
  沒壹會兒
  養心殿外傳來甲片摩擦聲,以及沈悶的腳步聲。
  “太子爺、侯爺,皇上和皇後就在殿裏呢!您們這邊請~”
  兩道人影被小太監迎了進來,跨過了朱紅色的大殿門檻,來人正是壹身戎裝王宇和朱瞻基。
  皇後張妍打量二人壹眼,隨後對著壹側的太醫點點頭。
  “吳太醫施針吧!”
  龍床壹側的太醫出來壹位精神奕奕的白胡子老太醫,放下推開針灸的布袋,取長短不壹的針,給洪熙皇帝施針。
  王宇和朱瞻基將手中兵刃交給了殿前金吾衛,而後到皇後張妍面前,壹同躬身據手問安。
  “兒臣/臣參見皇後!”
  皇後張妍看了兩人壹眼,擡手示意。
  “起身吧!待會皇帝有事要交代妳們!”
  沒壹會兒,太監又帶著兩位紅袍文臣來了,他們兩的補子上繡著錦鶴,來者正是大明的現在文官的領頭羊,內閣輔臣。
  文淵閣大學士楊榮(工部尚書)、弘文閣大學士楊傅(禮部尚書),最受洪熙皇帝器重的內閣首輔楊士琦,被漢王囚禁在山東,現在文官代表就是二人。
  至於武勛的代表……
  大明還有國公壹堆,區區靖安侯的確不算什麽。
  但五軍都督府左都督,唯壹稱號的定國大將軍,在大明武將從前往後數,除了英國公張輔,那也是大明武將裏能排第二的人物。
  所以文武代表都有了,加上皇後張妍作為皇室代表,基本可以確認繼位的合法性。
  須發皆白的吳太醫施針之後,洪熙皇帝的蒼白的面色恢復了壹絲血色,慢慢的變得紅潤起來。
  洪熙皇帝朱高熾睜開了眼,掙紮了壹下,在皇後張妍的攙扶下,坐起了身子。
  “這幾日辛苦妳啦!”
  洪熙皇帝兩眼深陷,勉強對著帶著擔憂神色的皇後張妍,擠出壹絲笑容。
  時間有限,朱高熾來不及多說,只能粗略的打量了壹下殿中群臣。
  身著全甲的太子朱瞻基和王宇、神色肅穆內閣二楊、以及被捂著嘴壓在壹側悲泣欲絕的襄王朱瞻墡。
  “呼~”
  洪熙皇帝大大的呼出壹口氣,他大致已經猜到了自己病重臥床的這幾天,發生了什麽大事。
  只見洪熙皇帝朱高熾壹改面對皇後張妍的溫柔,在龍床上坐直了身子,神色威嚴的掃過殿中眾人。
  “文淵閣大學士楊榮,擬旨。”
  小太監麻利的為楊大人搬來席案,聖旨和磨好的硯臺墨水,開始記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自古帝王,繼天立極,以仁孝為心,以道德為師,以天下為公。
  故皇極之位,非仁孝者不能承,非道德者不能繼。
  朕自即位以來,夙夜兢兢,無日不以仁孝之道、道德之修為念,以天下為公之心為心。
  今日之位,乃先帝所遺,朕安敢輕視?
  皇太子朱瞻基,仁孝兼備,才德出眾,先帝在時,即付以國家大業。
  朕繼位以來,於政務之余,未嘗不以教育皇子為重。
  皇太子瞻基德才兼備,忠孝誠敬,足以繼皇位。
  今朕傳位於皇太子朱瞻基,命爾等公卿百官,遵奉皇太子瞻基為主,共輔天下,以成大明之業。
  朕在位期間,未嘗壹日懈怠,今傳位太子,朕心安矣。
  願瞻基即位後,恪守皇極,毋忘先帝之托,以天下為念,以仁孝道德為先,承先啟後,壯哉大明。
  願百官公卿,各盡其職,同心協力,輔佐新君,共成大業。
  欽此!
  與老爺子那簡短且明了的傳位詔書不同,洪熙皇帝朱高熾這才是標準的傳位詔書。
  下完繼位詔書之後,洪熙皇帝朱高熾擺手讓眾人離開,只留下紅著眼眶的皇後張妍。
  洪熙皇帝朱高熾為大明操了二十多年的心了,現在只有些體己話與皇後張妍說,其他的任何大事,都不想再管了。
  大明未來的事,就留給大明未來的繼承人做吧!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