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小縣城裏的錄像廳(2)
極品村妓(第二部私奔時的故事) by 阿藍
2018-5-31 06:01
第9章 小縣城裏的錄像廳(2)
壹臺老式的電視機(彩色的還很少)放在高高的鐵架子上,鐵架子前是幾排殘舊油膩的木質連椅。
壹張張板凳上坐著神采飛揚的少年們,他們在這臺電視機嘈雜的聲響中度過了無數的漫漫長夜。
改革開放前,大家只看過幾部樣板戲和少數的國產電影。改革開放初期,外來文化席卷而入,處於青春期的少年們好奇心旺盛,最吸引他們的就是香港電影。於是,錄像廳迎來來了最火爆的年代。
那時的錄像廳遍及城市的大街小巷。
錄像廳門口宣傳畫上的每段文字都能讓人想起拳頭和枕頭;聲音也開到了最大,走在大街上,耳邊充斥打鬥聲和槍聲。
那時的青少年們,幾乎人人都有進過錄像廳的經歷。
那些如今看起來十分幼稚的情節、模糊的畫面、誇張的表情,卻讓我們認識了外面世界的精彩,順便也讓完成了性啟蒙。
為了搶占有利座位,錄像廳裏經常有人打架。
或者因為誰說話太大聲,因為誰在地上吐了壹口痰,或者什麽都不為,就是想打架。
錄像帶中那些高來高去的武打畫面,刺激得每個觀看的青少年血脈賁張,荷爾蒙激蕩,人人都像火藥桶壹樣,壹點火星就會爆炸起來。老板總會停止了放映,跑出來說:”出去打,出去打,別影響大家看錄像。“由於受到這些武打片的影響,讓我們身上沾了很多江湖氣。
每條街都有壹幫頑劣少年組織,青龍幫就是個例子。
他們大多數都以港產片的人物給自己起名。
他們見人就說:”這是威震XX街的某某“、”這是大哥某某“、”這是二哥某某“,聽起來就好像這個縣城就是他們的江湖。
當然很多人都不會聽過這些名字,但他們還要學電影人物那樣肅穆神情,抱拳說著”久仰、久仰“。
然後,大家壹起走進錄像廳,大聲發泄自己在社會上所遭受的白眼,渾身散著匪氣,讓錄像廳裏沒有參加幫派的人不得不畢恭畢敬的。
夜半時分,大家在錄像廳門口分手,還要說”青山常在、綠水長流,再見“。
錄像廳的門口、窗子都用厚厚的黑色帷幕擋住了外面的光。
即使在白天,裏面仍然和黑夜壹樣幽暗,讓人充滿不安。
錄像廳裏的人--大多是進城的民工,不想讀書的中 學生,戀愛中想趁熱打鐵渾水摸魚的社會青年男女,遊手好閑的小混混等等。
好幾排長條凳上神情像木偶般的人們發出潲水的氣味,或者舊沙發皮子的氣味,還有葵花籽的氣味、來不及遣散的徐徐飄升的煙味……錄像廳裏的空氣變得濁重,也許還有點兒潮濕,人們已經管不了那麽多了,因為而正前方的大電視機裏,錄像已經開始播放了。
槍戰和警匪,武俠與色情,永遠是錄像廳裏播放的錄像的主題。
從房頂安放的喇叭裏,總是傳出子彈落地的聲音、刀劍撞擊的聲音,拳頭擊打在身體上的撲撲聲,馬蹄奔駛在荒郊野地裏的聲音,還有女人誇張的叫床聲。